返回首页

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来源:www.12366taxvip.com   时间:2023-08-16 03:58   点击:6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由政府“统包统配”、高度计划与集中的劳动就业体制。

(二)1979年—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

(三)1986年—1994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初步确立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双向选择机制。

(四)1995年—2001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配合国企改革的深化,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进一步推进我国就业制度改革。

(五)2002年—现在: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在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的同时,建立起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制机制。

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及背景?

变革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事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2015年:在制定当日人民币中间价时,首先参考上日“收盘汇率”,即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汇率(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供需状况。

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即在一篮子货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变化情况下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各家做市商可以根据对不同篮子的权重选择不同从而报出不同中间价。

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

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其中,以外汇留成制为基础的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对促进企业出口创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平衡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人民币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多种汇率的并存,造成了外汇市场秩序混乱,助长了投机;另一方面,长期外汇黑市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人民币的信誉。外汇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两个多月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过渡,平稳运行。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

主要内容为:

1.统一企业和职工的缴费比例;

2.统一个人账户的规模;

3.统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意义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人人皆有保障,才是改革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

四、我国增值税有什么特点?

我国增值税特点如下:   1.消费型增值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2008年12月31日前主要是生产型增值税;   2.以票扣税为主;   3.划分两类纳税人;   4.对劳务划分应税与非应税。   自2012年1月1日起,国家决定在上海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工作:即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五、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论文好写吗?

这种题目总局宏观分析处估计都不敢写,得让税研所请专家,再让各省货劳处报数据做些大数据分析。如果你是名大学生的话,这个题目,你加油

六、现代企业制度与我国劳动力制度改革的论文,3000字?

论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

摘要: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企业的会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当前的会计制度急需创新和完善,因为只有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会计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而企业会计制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会计改革也势在必行。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关系

1、会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必须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协调一致

会计制度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分支。会计制度不能违背企业制度的本质而制定,因此,会计制度无论从制定的原则还是具体的工作内容,都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保持一致。

2、现代管理会计成为市场竞争力

自身变革的需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成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视现代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产生的。新的会计制度下,会计人员的工作不仅是机械地进行数字信息运算,更是和企业的投资、决策相连接,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不论是现代管理会计还是其人员的出现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蜕变的重要途径。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1、保障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独立性,是真正保障现代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关键。在企业外部,会计工作是不受政府或其他行政机构的干涉,即会计工作不存在外部干扰,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在企业外部,由于各部门的交叉,会计工作很难不受外部干扰。所以保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成为发展企业的重点。

2、会计信息的整合有利于企业决策

会计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和微观主体对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又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所以,会计信息的完整,可靠和及时,能够为企业决策者争取巨大的竞争时间,也更有利于攻占市场份额。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要求

1、改变观念,制定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会计制度。企业管理的领导人员作为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的决策者,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制定符合当下的会计制度,由会计工作的独立到企业制度的全面完善。把握时代趋势,注重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机制,让现代企业制度真正的发挥作用

2、规范会计行为,加强法制建设。

在企业会计制度已相对完善的今天,依然存在不少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做假账、偷税漏税的行为。所以必须规范会计行为,加强会计工作的法制建设。这些违法行为的出现,会使会计信息失真,而失真的会计如同一张废纸,影响企业发展,进而严重影响了社会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转。

参考文献:

[1] 曾铮. 对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再认识[J]. 企业导报, 1997

[2] 林修凤,游栋明. 强化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 现代企业, 2008

[3]王荣.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改革[J].当代经济,2013

[4]徐鸣,陈宏伟.《现代管理会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七、我国增值税的定义是什么?

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单位销售货物的增值额征收的并由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承担的一种流转税,即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时,向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金与购进货物时支付的进项税金之差为增值税税金。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

八、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

(3)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

(4)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九、197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制度被停止,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退休金、医疗费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使社会保险变成了“企业保险”。不但使职工失去了保障,也给负担过重的企业的经营发展施加了沉重的压力。

在“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

我国社会保障将呈现以下主要趋势性特点

(一)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长速度由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向低于经济发展速度发展。

(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将继续呈现较大的差异。

(三)二元经济结构决定社会保障二元化格局,是相当长的时期内的社会事实。

(四)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决定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必须先行。

十、1978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背景?

医疗改革历程一:1978~998

  医疗保障改革试点。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企业和地方就已经开始了自发地对传统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探索,如医疗费用定额包干或仅对超支部分按一定比例报销,以及实行医疗费用支付与个人利益挂钩的办法等,这些改革实践的持续发展也为职工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奠定了一定的心理基础,呈现出一种由公费医疗制度向适度自费制度的过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